高校扩招,让学生可选择的空间增加,但伴随大学生人数的增加,含金量高的文凭和能力就备受社会认同。因此很多学生和父母觉得,选择入读好高中才是通往重点大学的桥梁―――
高中是很难抵抗的魅惑
8月的一天,在北京某中考复读培训学校招生现场,十五岁的苏杨默默地躲在爸爸妈妈身后,双手不安地搓着衣角。
“无法,假如上这个区排名倒数的高中,三年将来如何解决?再拼一年吧。”她的脸上,透着这个年龄不该有些忧郁。
苏杨今年中考没发挥好,仅考了430分,此前她已接到海淀区某高中的录取公告书,但她连看都没看就塞进了抽屉里,然后做出一个决定:复读。
在北京,今年中考结束后,有很多像苏杨一样心态复杂的初中毕业生,面临着两难的选择。
近几年,复读潮开始波及中考生。在全国不少省份,每年都有上千名中考生,筹备复读上“初四”。
广州一家培训学校,在2005年尝试开办该市首个“初四”复读班,到今年,已经扩招至7个班。据广州招生办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,报名参加学业考试和中招录取的往届生1102人,在12万中考生中约占1%。而据有关专家称,在北京今年也有千余名中学生复读,占中考学生人数的1%至2%。
相对于高考考试复读大军,这个比率不算高,但复读低龄化的趋势已有所显现。
有关统计资料显示,从2005年起,北京初中毕业生人数每年要降低近3万人左右,但因为北京出色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,中考的角逐激烈程度丝毫没减弱。高校扩招,让学生可选择的空间增加,但伴随大学生人数的增加,含金量高的文凭和能力就备受社会认同。因此,很多学生和父母觉得,选择入读好高中才是通往重点大学的桥梁。
“与其上普通的高中,不如再读一年,多花1万多元,考个好一点的高中。同时夯实初中阶段的常识基础,为以后上很大学做筹备。”苏杨的母亲说。中考复读要过几道关
相对于高考考试复读生来讲,参加中考复读的学生心智、心理显然尚未成熟,因此复读所凸显出来的问题也愈加复杂。
去年参加中考复读的谭思的母亲告诉记者,刚复读的前两个月,本来活泼爱动的孩子忽然间变得沉默寡言,常常一放学就呆在自己房间里,也不喜欢和父母说话。“孩子有一天哭着说,以前要好的同学都读高中了,目前周末都不好意思找他们玩了,感觉自己低人一等。”
不过,谭思非常幸运,在老师和父母的帮忙下,他顺利克服了心理障碍,最后考上了心仪的重点高中。“孩子最难克服的就是心理疾病,解决好这个,复读就成功了一半。”谭母亲深有感触。
有关专家指出,中考复读孩子的重压非常大,最难克服的就是心理障碍。存在心理障碍一般会致使自我评价过低、遇见问题缺少积极性、害怕困难、有自卑感、容易自暴自弃,失去理想和信心,从而大大限制个人潜能的发挥。
第二,中考复读生缺少对生活的规划,目的不是特别明确,容易在复读的某些阶段产生不想上学情绪,更有甚者,因为学习态度不好或者本身就没学会好的学习技巧而消极对待复读。
“带中考复读班特别累,有些孩子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会对学习产生反感情绪。每年都有这么几个孩子,上课时既不说话,也不违反纪律,但他们有我们的消遣方法,转笔、照镜子、看漫画书,招数花样繁多。”担任某中考复读班班主任的杨老师说。
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中考研究专家谢维告诉记者,从常见意义讲,这一时期的学生尚未定型,正处在青春期,缺少主观能动性,缺少恒心,怕吃苦,怕在学习上遇见困境。学生坏的学习态度一旦培养,不只会严重干扰复读的成效,还对以后的高中乃至大学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。复读的300天中,学生必须要克服我们的不想上学情绪。
除此之外,在北京选择中考复读还要面临一个没办法回避的问题:复读生将要扣掉5分。北京教委对中考复读的学生推行了中考五科每科扣除1分的规定。这表明教育部门通过此项手段期望中考考生可以选择中专、职高、技校类学校学习。
“扣5分的影响很大的,假如分数不是太高,这5分的差距就能决定你上重点还是普高。”正在为是不是复读而犹疑不决的王羽对记者说。
决定复读的学生都是怀着“重点高中梦”开始一年的新征途。
有关专家称,中考复读60%以上是学生自主作出的选择。
北京复读的学生分数集中在在360~420分之间,有一半多学生拒绝就读中职,选择“回炉”重读初中的。近几年中职就业率逐年升高,教育部、北京教委也不断颁布对中职学校的扶持政策,但不少初中生还是非普通高中不读。
“社会上重学历、重文凭的观念比较根深蒂固,虽然这几年有所改变,但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初中生判断能力不强,更容易受这种观念的影响。除此之外,很多中学一味追求升学率,缺少对学生心理、人格和将来规划的指导,常常致使学生对学校的选择上存在误区。正在成长期的学生需要社会、学校、父母的正确引导。”谢维说。
除此之外,在复读人群中还存在着一些分数比较高的学生,他们的分数在460分以上,多是想再拼搏一年考取重点高中。
那样,什么学生合适中考复读呢?教育专家觉得,假如考生主动需要复读,愿望强烈,本身有肯定基础,分数不是太低,但在常识结构上也同时存在肯定的漏洞,假如在老师的帮忙下,可以剖析源于身在学习技巧、学习态度、学习习惯、常识学会状况等方面存在着什么不足,并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,除此之外还有较强的心理素质,如此的孩子最适合复读。
谢维说,适不适合中考复读因人而异。对有些学生来讲,在中途停下来整顿一下,再整装待发,可能比一口气跑到临近终点、却有心无力地停顿下来强。在复读过程中,由于学生的性格特点差异致使他们出现的问题各异。性格偏内向的学生总是心理重压过大,常常处于一种不正确的心态,在复习过程中不去深思自己错误的过程,而一味去想错误的结果可能导致的灾难。这种学生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泥沼。而外向型的孩子心理素质最好,对学习的态度却总是不认真,常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。因此,相对于高考考试复读生,中考复读更需要学校、父母的合力,把孩子的潜力尽可能挖掘出来。
不过,困难、挫折是最好的大学。谢维表示,中考复读是对学生的很大考验,磨练了学生的意志,也能促进他们改掉我们的浮躁心态和不高效学习习惯,一旦复读成功,会对他们以后的高中、大学学习、生活产生良性的影响。